台美文化差異之家長視角

信誼親子館一角

2022年底最大的里程碑就是帶家裡兩隻幼兒回一趟台灣,看看自己的家鄉。我長住國外已經超過10年,上次回台灣已經是三年前的事了,加上自己從來沒有在台灣養過小孩,很多生活上的細節也是第一次經歷,以下記錄一些reverse culture shock:

1. 台灣地狹人稠,尤其台北市寸土寸金,空間不夠的狀態下,人民常常會”借用”公共空間。讓我很有感的是人行道:我們用的是並排的雙人推車,很多時候人行道本身的寬度就剛好夠我們通行而已,但是路的兩邊或騎樓常常停滿機車,外加路邊臨時停的轎車,在尖峰時段被迫繞道馬路上實在有點膽戰心驚。相較之下,美國的人行道通常非常大,兩台推車會車都綽綽有餘,但問題是點到點的距離太遠,所以大家都開車,很少走路😂

2. 台北捷運公車四通八達,即使是有兩個幼兒這種半殘的狀態,只靠雙腳還是可以去很多地方。不論是捷運或公車,大部分民眾看到我們帶著失控的幼兒,都會很熱心的讓位,非常暖心。相較之下,根據我的Health app, 我在美國每天平均走路量只有台北的三分之一不到,我已經住在相較熱鬧的地區,但很多地方不開車還是到不了。

3. 這次我們住的地方算是台北市的舊社區,需要自己等垃圾車倒垃圾,我深深體會到城市之間的垃圾制度差異之大。台北市的一般垃圾帶是要自費的,所以變相讓民眾意識到自身的垃圾產量,並鼓勵大家紮實做好詳細的垃圾分類,紙類、塑膠、瓶罐、廚餘…都不一樣。每個社區的垃圾車會有特定的地點時段,每天收的東西也稍有不同,要自己先查好,不然很容易扛了一堆垃圾卻撲空。相較之下,美國垃圾分類完全是看良心,丟垃圾也不用錢,公園、機場等公共區域每走幾步就有一個垃圾桶。獨立屋的垃圾是垃圾車直接開到家門口用機器手臂直接把整個垃圾桶剷起來。廚餘很常是直接撥到水槽下的廚餘機,攪碎後直接從水管排走。

4. 這次旅程其中一個很大的挑戰是找適合幼兒中午吃飯的地方。台灣餐廳的入口和走道普遍偏小(像是早餐店、麵店),很多時候雙人推車根本無法進入,就算能進去也沒地方放,多數餐廳也沒有提供兒童餐椅。我有想過是不是可以直接買外帶在公園找地方吃,但很驚訝地發現,台灣公園通常只有椅子,沒有桌子,感覺並不鼓勵大家在公園吃飯(可能和垃圾制度有關)。相較之下,美國幾乎每間餐廳都有至少兩張兒童座椅(可能和法規有關),美國公園也設有很多桌椅,大家可以野餐烤肉,甚至辦小孩的生日趴。

5. 這趟旅程我們跑了不少台北市的室內親子館,這種不論晴雨都可以免費放電的地方真是德政之一。有關機關的防疫清潔也滿令人放心:進門一定要洗手,大人要戴口罩,定期消毒…等等。家長也都很有公德心,在遊樂場中幾乎不曾看到有感冒症狀的小孩。相較之下,美國的活動大多以室外為主,在公園遊戲場很常見咳嗽不斷、鼻水流不停的小孩。

6. 這次不論是美國飛台灣或台灣飛美國,我們搭的都是半夜起飛的班機。兩隻幼兒睡覺作息被打亂,在機場非常非常的鬧。有趣的是,台灣地勤一看到我們有幼兒就是直接一路尊榮禮遇,安檢和出關都是走特別通道,完全不用排隊。相較之下,我們出境/入境美國並沒有任何特殊待遇,和一般民眾一樣得排隊。

7. 台灣一般上班族下班回到家時間七、八點很正常,下班之後很可能主管還是會LINE,變相地隨時待命。非常佩服在這種制度下還得兼顧養小孩的人,真的不是很容易。相較之下,美國(以我熟悉的科技業來說)因為中午沒有硬性規定午休時間,所以表定是五點下班。主管普遍尊重員工的私人時間,下班後或休假中都不會打擾。考績大部分是績效導向,員工自己的工作時段較能彈性安排,兼顧育兒。

8. 乘上點,台灣工時長的”優點”是,學校也秉照工時,早上七點半就可以一路送到下午五點多。相較之下,雖然美國工作時段較有彈性,但學校的時段短到不行。一般學校早上九點開始,下午三點就放學,如果家長沒有特別安排課後活動,就必須三點就得接送。學校假期也是多到不行,即使學費都是按月繳,十二月放掉整整一半非常正常(家長荷包淌血)。而且學齡前幼兒沒有公立學校,一般的私立學校普遍很貴很貴很貴,以我在的西雅圖地區來說,一個月$2000美金一個小孩很正常,除非夫妻兩個都是高收入負擔得起學費,不然其中一方辭職在家帶小孩是很普遍的安排。

9. 這次我們在台北住的地方,旁邊剛好有個大公園,公園裡一整天都可以看到非常多老年人從事各種活動:下圍棋、唱卡拉ok、跳土風舞、打太極、散步…等等,搭配上全民健保感覺是個非常適合退休的地方。相較之下,美國的老年人在社會上的能見度似乎變得很低(都在安養院?),看病保險自求多福,無法開車的話生活範圍非常侷限,有點令人擔心。

10. 因為老公是外國臉孔,又有巨大的雙人推車,我們走在台北舊社區的街上,常常是路人注目的焦點(尤其小孩在歡的時候😂)。少數人(通常是阿桑們)會熱情的寒暄幾句,還有人問小孩有沒有IG(其實有:@twinssunandmoon,歡迎追蹤😆),但大部分的人都是行害羞但又有點明顯的回頭注目禮。相較之下,美國路人比較習慣和彼此交換眼神,外加自然的寒暄打招呼。最誇張的一次是我們推嬰兒車走在美國家裡附近一個街口,對街車道的婦女特別搖下車窗對我們大喊”Great job!”外加比讚的手勢。剛出國時不習慣”Hi, how are you doing?”的問候方式,但中文裡少了這句話,陌生人之間彼此似乎較難破冰。

不知不覺就寫了10點。很慶幸的是,不管是在美國或在台灣,我目前感覺社會普遍對養小孩這件事還是挺支持的。當我們小孩在機場或公眾交通工具上大鬧的時候,我從來沒有遇過民眾表達不滿(可能剿在心裡😂)。當小孩腳步聲打擾到樓下鄰居時,他們的溝通方式也是充滿同理心。不管有小孩或沒有小孩的家人朋友,和小孩的互動都是滿滿的耐心和愛心。

雖然這趟旅程兩歲多的小孩們估計會完全失憶,但身為家長的我因此去了很多本來不會去的地方,見了一些很久不見的人,喝了很多bubble tea,和家鄉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連結。雖然代價很高、旅途勞累,但能親眼見到面在疫情後顯得更難能可貴。回憶無價,期待下期再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